莫言谈论,每个人在年轻的时期都有自己崇拜的
站在浙江大学的大讲堂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满场热情的学生,分享了他对文学与教育的独到见解。这位文学巨匠,在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但他的内心却谦逊而真实。
谈及自身从文学作家到明星作家的身份转变,莫言坦言,他也一直在思考这个现象。在他看来,人生需要榜样,年轻人需要偶像,他年轻时也曾有崇拜的对象。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对县剧团女演员的崇拜,笑着说,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自己心中的偶像。
尽管身为偶像崇拜者,莫言却认为作家并不需要成为明星。“你知道鸡蛋好吃,何必要见到母鸡呢?”他比喻道。莫言深知,作家的价值在于其作品的质量。即使获得世界性的大奖,如果作品的质量不能令读者满意,那么所有的光环都会瞬间消逝。
现如今,莫言的作品已成为许多文学爱好者和社会学者的研究对象,甚至成为高等学府硕士的学位论文主题。对此,莫言表示,他确实知道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他的作品,但他坦诚地告诉那些选择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请换题。”他坦言,他没有预见到作品的情节会有如此多的解读,也没有想到一部小说会承载如此深厚的人文道德基础。
关于作品的解读和批评论文,莫言持开放态度。他认为任何一个作家都会被过度解读和放大,没有哪个作家能在创作时完全明确作品的意义。一部成功的作品需要有丰富的可读性和弹性空间。对于关于他作品的批评论文,莫言并不避讳,他以平和的态度接受并欢迎各种声音。同时他也强调:“文学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深刻领悟和宽广胸怀。
这场与浙大学子的对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莫言的谦逊、真实和对文学的热爱。他的每一个观点都充满智慧,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正如他所说:“文学没有标准答案。”他的思想和作品一样,充满无限的可能和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莫言未来的创作之路,期待他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深刻的思考和美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