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古代日本人发型为何如此奇怪?
【奇事网摘要】当我们观看日本历史电视剧时,德川家康、织田信长以及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浪人们跃然屏前。一个令人好奇的疑问不禁浮现:为何幕府时期的日本男子发型看起来如此独特、甚至有些别扭?
在古代,日本人的发型并非我们所见的那样。他们最初与琉球、朝鲜一样,在头顶梳发髻。历史的浪潮和战争的硝烟改变了这一切。
回溯到元明时期,尤其是13世纪末,元军的两次大规模入侵使日本的地方政权与镰仓幕府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幕府对地方土豪的统治秩序遭受破坏,日本国内随之陷入连年的战乱之中。武士们因频繁参与战斗,长时间戴着沉重的头盔。这款头盔,据说源于唐朝的兜鍪,对于武士而言,既是保护也是束缚。
在频繁的战斗和长时间佩戴头盔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中式发髻变得杂乱无章,同时压迫头顶带来痛苦。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武士们开始剔除头顶的头发,甚至拔去,以减轻负担。平民百姓也因怕虱子咬而学习武士的发形,纷纷去掉头顶头发。就这样,这种独特的发型在日本普及开来,无论大人小孩,无一例外。
日本古代的男子发型中,有一种叫做唐轮头的发型,它在日本镰仓、室町时期十分流行,尤其是年轻的武士和幼儿。从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这种发型曾风靡社会。它的简洁朴素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兵发髻。但这种发型并不牢靠,容易散落。后来,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月代头逐渐取代了唐轮头和兵发髻。
月代头的诞生与日本的战争密切相关。在明治时期前,日本内部频繁发生战争,双方搏杀时,头发往往会因身体的剧烈晃动而散开。这时,头顶中前部的头发便会遮住脸面,挡住视线,影响战斗。于是有武士开始剃除头顶中前部的头发,这样即便头发在战斗中散落,也只是披散于头部两侧和后背,不会影响视野。这一改变后来成为了武士阶层的不成文的传统。也有一些不剃发的武士、文人以及不亲临战阵的指挥人员。
这就是古代日本人发型的独特之处。想了解更多,关注奇事网频道,一起历史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