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的深意与影响
一、诗句的背景与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诗描绘的是琵琶女在众人的呼唤声中才缓缓出现的场景,她抱着琵琶,面纱半掩,透露出一种婉约之美。白居易在元和十一年(816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次年秋夜偶遇琵琶女,因感怀其身世与自身迁谪之痛,创作了这首《琵琶行》。
二、诗句的赏析与解读
1. 艺术特色
这句诗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传神地展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情感。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暗示了琵琶女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犹抱琵琶半遮面”则展现了她的矜持和犹豫,同时也透露出她饱经沧桑后不愿轻易示人的心理。这种含蓄留白的艺术手法,使得诗句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 深层意蕴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琵琶女的神态,还蕴含着深层的意蕴。它象征了封建社会底层艺人身不由己的命运,与白居易自身的政治失意境遇形成了共鸣。这句诗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以含蓄婉转的笔法成为古典文学中“欲语还休”的典范,后世常以“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喻含蓄朦胧之美。
三、相关延伸与对比
这首诗句与朱自清的《松堂游记》中的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朱自清在文中描写月亮“羞答答躲在树缝里”,也运用了遮掩动作传递微妙情感。而白居易的这句诗则通过描绘琵琶女的神态,传递出复杂心理和婉约之美。
这句诗因其凝练传神的表达,成为诗词中“人物出场”的经典范式,并被广泛化用于形容各种婉约朦胧之美或表达复杂心理。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诗歌的范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这句诗的影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琵琶女的婉约之美,还蕴含了深层的意蕴和影响。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名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