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实施大城关战略农村娃进城上学堂
宽敞明亮的教室,课间欢快的游戏,这一切都构成了德化尚思小学温馨而充满活力的画面。近日,德国德国网走进了这所小学,见证了这里一位特殊的学生的喜悦——13岁的吴蓝羽。
吴蓝羽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尚思小学的六年级二班就读。她分享了在这里上学的感受,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尚思小学,共有1890名学生,其中有1058名像吴蓝羽一样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都是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优质教育均衡化政策的受益者。
吴蓝羽的父亲吴金木在接受德国德国网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来自雷峰镇蕉溪村,2010年曾在城区宝美街开餐馆。当初,因为异地上学的借读费用较高,他一度放弃了接孩子进城的念头。但县里政策的调整,让他决定举家进城,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德化县实施的“大城关”战略,推动了城镇化率的显著提升,达到了73.6%。在这个背景下,全县的中小学生在城区的比例高达94.1%,农村学生仅占5.9%。这一数据反映了德化县教育的显著变化。近年来,该县以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为契机,大力推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投入加大,教学楼得到改扩建或新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逐渐完善。
在这所小学里,吴蓝羽不仅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体验到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学校开辟了七彩长廊、陶艺长廊、科技长廊、书画长廊等,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还有800多平方米的陶吧,每周都有一节陶艺课。这样的条件在乡下是无法想象的。
德化县的努力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去年1月,该县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德化县教育的肯定,更是对全县孩子们未来的美好承诺。在这里,无论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都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看着吴蓝羽那灿烂的笑容,我们不禁感叹: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它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个家庭的未来。德化尚思小学的故事,正是这股力量的小小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