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献忠重银2万平方千米,金银上万(16斤金印含金
驰献忠,这位在明末威名赫赫的大人物,其领兵作战的才能让人瞩目,而他处理藩王事件的手法更是让人惊叹。他的传奇故事,令人着迷。据说他临死前将大量的金银珠宝沉入江中,那么,驰献忠为何这样做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奇事网一起驰献忠的藏宝之谜。
驰献忠的藏宝之谜
驰献忠的传奇故事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藏宝之谜。传言他沉入江中的金银珠宝可能将整个江底都铺满,然而数百年间,无人找到他的藏宝痕迹。直到2005年,这一神秘的传说终于有了实证。
那一年的4月20日,四川省彭山县正在进行一项引水工程,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中意外发现了十枚银锭。经过鉴定,这些银锭是明代的官银,也是驰献忠的藏宝遗迹。自那以后,对于驰献忠藏宝的研究和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开始。
驰献忠藏宝文物的发现
驰献忠藏宝遗迹的考古挖掘工作自2017年正式启动。挖掘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出土的文物多达3万余件,其中包括数不清的金器、银器,以及上百枚的西王赏功币。其中最著名的文物是一枚裂成四块的金印,重达16斤,含金量高达95%,上面刻有“蜀世子宝”四个字。这枚金印是全球唯一的,其中的蜀王金宝和虎玉玺都是极为珍贵的。
驰献忠为何藏宝
公元1644年,驰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大西。他在推翻明朝后,因为得不到民心而走向末路。在绝境之时,驰献忠为了给子孙留下一条后路,将大批的金银珠宝运到江南一带以及两湖区域。他打算隐姓埋名,做一个富甲一方的巨富。当他途径彭山江口时,遇到了参将杨铺。在杨铺的攻击下,驰献忠船上的金银珠宝全部沉入水中。驰献忠回到成都后,将剩余的金银珠宝沉入锦江。他的想法是,他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由于锦江范围太大,那些金银珠宝至今仍无迹可寻。
驰献忠的藏宝之谜,就像一部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题,吸引着人们去。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壮感,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