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跳鼠
在新疆的偏远之地,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吾塘村,一个奇特的小生命被偶然发现。陈文杰,一位和田的鸟友,在红柳滩偶遇了一只外形独特的小跳鼠。它的脸长似小猪,身形与老鼠相似,身体小巧玲珑,缩起来时甚至比常见的矿泉水瓶盖还要略大一些。
当陈文杰看到这只小动物快速在马路间穿梭时,他立刻被其独特的外貌所吸引。担心车轮会无意中碾压到它,陈文杰停下车来观察。在明亮的灯光下,小跳鼠停下了它的步伐,似乎被灯光所吸引,初看之下,它宛如一只昆虫。然而仔细观察后,陈文杰意识到这是一只小老鼠,其个头之小前所未见,甚至比矿泉水瓶盖还要小一些,但它的尾巴却如同吸管一般细长。出于好奇,陈文杰小心翼翼地将其捕捉并带回了家。
在家里,陈文杰精心照料着这只小跳鼠。它被安置在一个花盆里,食量极小,仅需少许食物便能满足。它喜欢挖掘洞穴,无论是花盆还是菜地,都能找到它挖掘的小洞,如同乒乓球大小。更神奇的是,这只小老鼠似乎是个“瞌睡虫”,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最长睡眠时间可达17至18个小时。陈文杰曾误以为它已死亡,但后来发现它只是在熟睡。
陈文杰带着疑惑和好奇,将拍摄的照片发给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员蒋卫。经过蒋卫的确认,这只小老鼠是三趾心颅跳鼠,属于稀有物种,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跳鼠。这种跳鼠在新疆南部的荒漠地带分布较多,但数量稀少。
三趾心颅跳鼠的体重仅有5至6克,和一枚一元的重量相当,身长也仅有5厘米左右。由于其娇小的身躯无法储存脂肪,多余的脂肪会被存放在尾巴上。它们的冬眠方式十分独特,体温会降至几摄氏度,心律和呼吸频率也会大大降低。在阶段性苏醒期间,它们的心律和呼吸又会迅速恢复正常水平,这种生理机能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除了其独特的生理特征,三趾心颅跳鼠还对研究一些人类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
这种小跳鼠的体形非常小巧,体长不超过6厘米,尾巴细长,约为体长的两倍。它们后肢比前肢长,后肢三趾间长有长毛,形成刷状毛垫。它们的生活环境主要分布于红柳地、流沙地带以及戈壁和沙丘。在国内,它们主要分布在甘肃敦煌南湖和鸣沙山、内蒙古西部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国外则分布于蒙古国的戈壁阿尔泰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