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恒星级黑洞 比太阳质量大数十倍
【奇闻速递】近日,天文界掀起一场波澜。在1月29日的消息中,位于球状星团M22中的恒星级黑洞被观测到,引发了科学家们对球状星团空间环境的深思。这个星团距离地球约10000光年。科学家们原本期望在星团中发现中等质量的黑洞,这些黑洞的质量仅比太阳大数十倍,比起星系核心的大质量或超大质量黑洞要小得多。
据来自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和国家射电天文台的劳拉·乔米尤克(Laura Chomiuk)介绍,虽然科学家们并未发现预期中的中等质量黑洞,却意外地发现了两个质量较小的黑洞。这一发现令人惊讶,因为在理论界普遍认为恒星团中应该最多只存在一个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天体,其强大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通常形成于超大质量恒星的爆发。
在球状星团中,随着大质量黑洞生命周期的结束,许多恒星级黑洞可能在其诞生的120亿年历史中形成。科学家们构建模型发现,这些相对较小的黑洞会逐渐向星团中心移动,然后开始一场可怕的“引力舞蹈”。由于多体运动的复杂性,大多数或全部的小质量黑洞可能会在复杂的引力作用下被“甩出”星团。
密歇根州大学与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杰伊·斯查德尔(Jay Strader)对此解释道,这次观测到的黑洞可能是幸存者中的一部分,而且数量可能不止一个。这一发现表明球状星团中可能存在一种与现有理论不同的出路机制。这一新发现挑战了我们对恒星演化进程的理解。随着恒星演化的进程,落入星团中央的黑洞可能会使恒星集群中央出现凸起,并导致密度下降。而黑洞的多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引力舞蹈”可能是弹出星团的机制之一。此次发现让我们重新审视恒星团的演化过程是否与我们以往的认识相符。这一重大发现无疑为宇宙学的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