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加速回归本源 强监管守底线“穿透”剑指套利
在金融业风云变幻之际,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业界精英和业内观察人士的目光,其重要议题在于确立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会议所强调的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等原则,在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共鸣。这些原则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对金融未来发展的预期,同时也为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金融混业的大趋势已然显现,金融监管部门在此背景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会议提出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审视金融业务的本质,确保根据业务功能和法律属性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则。这一策略有助于确保金融监管和风险排查与金融创新步伐保持一致,避免因监管规则的不统一而造成的套利空间。
其中,强化监管原则的确立尤为引人注目。会议明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强化的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这一决策旨在从我国实际出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赞同,他认为强化监管首先要树立“穿透式”监管理念,能够穿透所有金融风险的核心。这一理念已经在政策上得到了明确的认可,如在我国的互联网专项整治方案中多次强调“穿透式”监管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被视作为金融工作的底线。对于资产管理产品存在的风险点,如产品规则不统一、层层嵌套、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忽视、数据和投向的不清晰等,各个监管当局应当坚持穿透性的监管原则,深入到最终的投资者和资金使用情况。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揭示金融风险的本质,同时也为制定更为精准的监管措施提供了可能。
本次金融工作会议不仅为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强化监管、穿透式监管等原则的指引下,我国金融业有望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迈向更为广阔的前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