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用错地方的绝色宠妃结局竟然如此悲惨
自刘邦战胜称帝后,他的好色本性逐渐显露。一日,他逃难至山东定陶,寄宿在一户人家中,被家中的年轻女子戚美人所吸引。戚美人尚未及笄,擅长跳“翘袖折腰”舞,舞姿繁复,韵律优美。除了舞蹈,她还擅长鼓瑟,其音律之美常使刘邦陶醉其中。
刘邦自然不愿放过这位美人,将她带在身边,宠爱有加。无论行军打仗,戚美人总是伴其左右。吕雉,作为第一夫人,虽然心中有所怨言,但并未表现出来。她的城府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戚美人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刘邦的宠妃。她逐渐涉足政坛,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图谋。她被封为夫人,并生了儿子如意。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太子。刘邦对如意十分喜爱,常称其像自己,这也助长了戚夫人夺权的欲望。
戚夫人夜夜在刘邦耳边低语,要求废掉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吕后虽然对床笫之争不感兴趣,但废立太子却关乎她的前途,不能不管。刘邦曾为此犹豫不决,心中的天平最终偏向戚夫人。他在朝堂上提出改立太子之事,但大臣们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纷纷反对。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刘邦只得作罢。
戚夫人与吕后的争斗已经明朗化。戚夫人用柔情和眼泪获取刘邦的支持,而吕后用政治手段唤起朝臣的支持。吕后的政治手腕之厉害,让戚夫人显得幼稚。这场争斗也为戚夫人日后的惨死埋下伏笔。几年后,刘邦驾崩,吕后开始她的政治报复。她令人把戚夫人抓起来,剃光秀发,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在特别监狱里捣米。她还下令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出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扔进猪圈中。戚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三天后离世。
史官将戚夫人的死归罪于吕后,但这并不公允。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吕后的行为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她的性格。戚夫人的死最该负责任的是她自己。她不懂得政治斗争的规则,仅凭刘邦的宠幸就挑衅吕雉。从一开始,她就陷入不对等的局面,死亡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这样一位美人的离世如此凄惨,令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