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速建设“海绵城市”2030年可告别“城市看
中新网昆明报道,电讯陈静,日期为8月10日。一场关于水的革新正在云南加速推进。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李平辉的透露下,我们得知一个宏大的计划正在展开:云南正在全力打造海绵城市,目标是到203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的80%以上都将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这一举措,旨在彻底解决困扰云南多年的汛期城市内涝问题,让“城市看海”成为过去。
回望不久前的一天,昆明市主城区遭遇强降雨,道路被淹的场景重现,让不少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出门看海”、“划船上班”。其实,这样的问题并非首次出现。早在几年前,昆明的暴雨便曾使城市一夜成海,暴露出城市排水设施的不足和基础设施的脆弱。
那么,为何这样的问题会反复出现呢?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国际交流部部长汪洁泉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昆明的城市排洪设施并未达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可以发挥排水功能的河道被覆盖,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
针对这一问题,云南已经出台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早在2016年,云南省人民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加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而现如今,云南已经编制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全省的多个城市已经完成了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接下来,云南将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提高城市的排水防洪能力。
说到具体的措施,汪洁泉表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解决问题。宏观上应研究并恢复城市原有水系,同时利用人工防洪通道排水;微观上则应发展海绵城市建设,使用渗水砖、渗水水泥、修建蓄水池等,双管齐下,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目前,全省已经累计投资数十亿元,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海绵城市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城市内涝治理、黑臭水体整治中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李平辉表示,下一步,云南省将确保到2020年全省20%的建成区面积、2030年80%以上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这一宏大的计划不仅由主导,更需要投资商、建设方以及市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效应,让“城市看海”成为过去。这一改革不仅关乎昆明的未来,更是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海绵城市建设正在逐步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共识和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