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才郭嘉为何会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真相是
鬼才与神人的暗涌
说到鬼才,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又是什么景象呢?在三国时期,两位智者的名字时常被人们相提并论——郭嘉与诸葛亮。这两位究竟谁更胜一筹呢?或许这是个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但他们的故事却让我们沉浸于无限的遐想。
郭嘉被誉为“鬼才”,而诸葛亮则被称为“神人”。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他的聪明才智无人能敌。而诸葛亮在临终前被托付重任,可见其非凡的才智与品质。
命运似乎对郭嘉颇为不公。他在三十八岁时英年早逝。假如他能多活些时日,或许三国后半段的历史,将是郭嘉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在郭嘉临终前,他留下了一番深刻的话语:“司马懿的心机深不可测,希望主公能善用他,若不能用,则请除去之。”这番话仿佛一语成谶,准确揭示了司马懿的不臣之心。那么,郭嘉是如何看出司马懿的野心呢?
司马懿有一种独特的姿态——狼顾之姿。曹操和郭嘉都能察觉到这一点。曹操听闻司马懿的这一特点后,想要亲自验证其真实性。
某日,曹操召见司马懿,谈论公事之后,司马懿准备离去。当司马懿走出门口十多米远时,曹操突然大喊他的名字。司马懿猛然回头,那一刹那,曹操看到司马懿的眼神阴鸷,身体虽未移动,头却已转过来。曹操深吸一口气,意识到传说中的狼顾之姿是真的。
曹操心中起了杀念,但需要理由。司马懿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甚至对小事也亲自过问,看似是个忠诚的好臣子。这让曹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过于疑心了,于是暂时放下了杀司马懿的念头。
郭嘉的忠告始终在曹操耳边回响。而曹丕也非常倚重司马懿,视他为恩师。当曹丕得知父亲要杀司马懿时,他立刻找到曹操,劝道:“父亲,此时正值用人之际,怎能仅凭人的样貌就断定他会篡权呢?望父亲三思。”曹丕的话让曹操再次陷入沉思。
曹操叹了口气,他觉得即使司马懿有野心,但只要曹丕在位,应该就能驾驭司马懿。于是,他第二次饶过了司马懿。人算不如天算。曹丕虽然能够驾驭司马懿,但他的寿命却很短。他去世后,其子曹叡继位,但曹叡的能力远不如其父,根本无法驾驭老狐狸司马懿。
不久之后,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曹魏政权最终落入了司马家族的手中。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变数,鬼才与神人的暗涌,最终成为了三国时代最精彩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