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子出嫁需要筹备极为高额的嫁妆

奇闻异事 2025-07-10 09:55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嫁妆的传统逐渐兴起并逐渐深入人心。当时的人们视嫁女的筹备过程如同一次盛大的仪式,花费之巨甚至超过了娶妻。这一习俗的演变,揭示了人们对婚姻观念的转变。

在公元十一世纪中期,一种观念开始盛行:嫁女的花费超过娶妻,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现象。例如,在(989—1052)年间,一项为义庄制定的支出规则显示,为嫁女所准备的嫁妆高达三十贯钱,而娶妻的费用则为二十贯钱。随着嫁妆要求的不断攀升,一些家庭甚至不得不借债为女儿筹备嫁妆。

蔡襄(公元1012年至1067年),在担任福州州官时,曾发布文告指出婚姻的本质并非金钱交易。现实却与此背道而驰。人们在选择新娘时,不再关注其家庭地位,而是过分关注嫁妆的丰厚程度。一旦嫁妆送到新郎家,如果不能满足新郎家人的要求,就可能引发夫妻不和,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这种风气不仅在下层民众中盛行,还逐渐渗透到了士大夫阶层。

司马光观察到,这种贪图嫁妆的风气甚至在未来的公婆中也开始蔓延。一些人为了娶妻,先问嫁妆的丰厚程度,甚至签订契约来确保嫁妆的数额。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婚姻的亵渎,也是对新娘及其家庭的伤害。新娘可能因为嫁妆的问题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陷入险境。

随着嫁妆的走高,一些家庭为了筹集资金,不得不卖掉田庐,甚至不顾女孩子的尊严。媒人也利用夸大女方嫁妆的方式来吸引男方的注意。按照嫁妆的多少来选择新娘的行为十分普遍。这种风气不仅存在于富贵之家,也渗透到了普通人家。甚至在南方的一些边远地区,十四五岁的穷姑娘们也开始赚钱为自己的嫁资而努力。

判官对于这种风气的盛行并不感到惊讶。他们观察到,即使在贫穷的家庭,父母也会为女儿准备一块土地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这种嫁妆的走高现象无疑与士人阶层重视缔结好姻缘的观念有关。通过提供聘礼给未来儿媳的娘家,男方可以获得可观的嫁妆,从而增加了家庭的财产。这种联姻对于男方家庭来说具有吸引力,因为嫁妆可以直接从一个父系之家转移到另一个父系之家。

过高的嫁妆费用也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一些官员感叹嫁资过高导致一些姑娘无法结婚,甚至有人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嫁资而选择杀害女婴。这种风气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纠正,让婚姻回归本质,让爱情成为婚姻的主旋律。

上一篇: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鸡 体重只有100多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