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因别名趁客拒戴口罩耽搁1小时
近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发生了一起航班延误事件,原因是因一名乘客在飞行途中拒绝佩戴口罩,导致航班被迫延误一小时。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航空安全问题的关注。
在国际航空领域,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使得航空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国际航空输送协会倡导所有乘客在飞行途中必须佩戴口罩。这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共同制定的疫情期间安全行为指南的重要建议。
尽管大多数乘客都明白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人在飞行过程中不遵守规定,甚至引发暴力事件。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航班安全,还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乘坐体验,给机组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国际航协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强调:“这是关于知识和担当的倡议。安全是航空业的重中之重,遵守机组安全指示是法律规定的。不遵守规定可能会危及航班安全。”
作为乘客,购买机票就意味着同意航空公司的运输条款和细则。这些细则包括航空公司有权中断承运行为不守规矩、违反规定或影响其他乘客安全的乘客。在订票过程、办理登机手续、登机口和机上的公告时,都需要乘客佩戴口罩。不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乘客被要求下机、限制未来乘坐航班或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处罚。
佩戴口罩是系列措施的一部分。根据爱丁堡大学的实验,正确佩戴口罩可以高效(90%)减少含有新冠病毒的口腔飞沫向前传播的风险。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开航指南》中,佩戴口罩是多级预防措施的一部分,旨在降低旅游过程中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
除了佩戴口罩,维护乘客安全的措施还包括非接触式办理登机手续和入境手续,尽可能保持社交距离,加强机场和飞机上的清洁和卫生处置,以及追踪接触者等。国际航协调理顾问大卫·鲍威我指出:“我们的研究和与全球航空公司的考察表明,新冠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风险依然很低。机舱内的气流、高频换气、高效的HEPA过滤器、座位面向同一方向以及佩戴口罩和飞机消毒等措施都发挥了作用。佩戴口罩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航班上的其他人。”
作为乘客,在疫情期间乘坐飞机时,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航空公司的规定,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等,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