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在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广泛使用的

奇闻异事 2025-07-24 09:14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墓志,乃是古人置于墓中,用以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其特色在于以韵语结尾的铭,称为墓志铭。这种古老的文献形式,通常分为两部分:序文,被称为“志”,以及用韵文写就的“铭”。志的部分,在北朝隋唐多使用骈文撰写,而宋元明清则倾向于使用散文。它叙述死者的姓名、家世以及生平事迹。至于铭的部分,则主要是对逝者的悼念和赞颂。

关于墓志的起源,学界存在多种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在秦始皇陵封土西赵背户村发掘的32座秦代刑徒墓中,清理出的残缺废弃的墓瓦文,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墓志。这些文字大约刻写在公元前221至210年,内容简洁,主要记录刑徒的姓名和籍贯。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西汉说,这一观点主要见于文献史料。例如,《西京杂记》和《博物志》中提到的实例,被认为是志铭的起始。这些文献现在已经失传。

在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收藏有16块“东汉刑徒砖”。这些砖头记录了刑徒的部属、性质、狱所名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这些刑徒砖的发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风气。

还有一种说法是魏晋说。由于东汉时期的禁碑令和频繁的战事,许多墓葬被盗。魏文帝在黄初三年决定取消墓地上的所有设施和标志。这可能是墓志铭形式产生的契机。

还有“刘宋元嘉年说”。这一观点基于早年出土于山东益都的南朝刘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这是现在已知的最早自称“墓志铭”的石刻。

关于墓志的起源,尽管存在多种观点,但墓志的界定相对固定:一是记录墓主人,二是埋于墓内,三是有固定的载体,四是具有一定的行文格式。无论是哪种观点,墓志都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仰的一种体现。

在此提到的马德墓志是一个具体的实例,记录了一位名为马德的军事将领的生平事迹。马德字性之,号鸣寰,兰州人。他随父亲镇守朔方,因军功从小旗长至神枢八营参将。他的生平事迹通过墓志被永久地记录下来,成为后人了解他的重要资料。这些文字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历史的见证。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