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一船一策”专项查验
洋山港加速复工复产步伐:“一船一策”精准查验,“屏对屏”优化流程
中新网上海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海运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战斗中,上海唯一的深水港——洋山港,在坚决筑牢疫情防线的积极按下复工复产的“快进键”。
近日,洋山边检站透露,刚刚过去的3月,国际航行船舶出入港达到710艘次,与去年月平均值相比,恢复程度高达93.3%,展现出洋山港生产运营的强劲复苏态势。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洋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样喜人。据统计,3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3万标箱,恢复程度高达95.3%。尤其是3月14日,单日装卸作业量创下新纪录,达到了6.29万标箱,较去年日均作业量增长了16%,显示出洋山港的强劲活力和巨大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展现了独特的优势。通过全程无人化、智能化的装卸作业,不仅有效克服了复工初期的人员、车辆复工难题,降低了疫情交叉感染风险,而且近两个月来,集装箱吞吐量逆势增长,高效完成了特殊时期的装卸任务。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洋山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货物中转效率。在公路运输受阻的情况下,加大水水中转比例,通过海运和江运将集装箱运往周边港口城市,有效舒缓了陆运运力下降的困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根据全球疫情发展形势,洋山边检站实时调整完善疫情防范方案,运用大数据精准排查船舶和船员信息,对国际航行船舶实行“一船一策”专项查验。
洋山边检站还强化了口岸限定区域和船舶在港期间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避免船岸人员直接接触,全力阻断疫情传播路径。大力推行“网上办”“一次办”等服务,将边检手续由“面对面”转为“屏对屏”,既减少了人员接触,又保障了港区的正常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洋山边检站还积极服务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今年首座海洋工程平台交付出境提供便利。通过与兄弟边检站的“接力办”,为国际航行船舶试航提供保障。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洋山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积极态度,也进一步提升了洋山港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在全球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洋山港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流程、强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洋山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