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杀人的网络暴力不整治不行了

世界之最 2025-07-26 06:03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1月24日,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寻亲男孩”刘学州在留下长达7000字的绝笔长文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不满18岁的少年,他的选择充满了悲怆和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唏嘘。

刘学州的经历可谓坎坷异常。出生时被父母“卖掉”,4岁失去养父母的他,曾遭受校园霸凌。寻亲成功后却遭遇“二次遗弃”,再加上公开生母拉黑的截图以及“要求父母买房子”的传言,他遭受了网络暴力的谩骂。如今,人已不在,许多真相难以追索,但网络暴力的恶劣影响却不容忽视。

回顾刘学州的遭遇,我们不难发现,流言恶语的力量是如此的可怕。从阮玲玉被流言逼死,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已经远非昔日可比。发言门槛的降低,也让谣言频频“决堤”,网暴的凶恶程度日益加剧。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无辜路人,都有可能在瞬间被推入泥沼深渊。

在互联网上,总有一些网民盲目跟风,听风是雨,对事情尚未厘清便急于喊打喊杀。他们启动“无脑喷”模式,对争议观点偏听一方,信息来源不明就大肆跟风起哄、人肉扒皮。这种飞短流长、恶意汹涌的言论,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更严重的时候甚至击穿法律底线,给当事人带来无法承受之重。

仔细观察这些网暴事件,我们总能找到一些搬弄是非、强带节奏、掀起舆论风暴的“节点人物”。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网络扩音器的加持让每一种声音的杀伤力都被放大。这提醒我们,发言需谨慎,表达要有边界。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粉丝的“大V”,更要管好自己,绝不能为了流量和口舌之快丢掉良知。

正如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无法幸免,网络空间的环境生态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情绪诱导和流量生意,每个人在冲浪时都必须擦亮眼睛、理性表达。我们不应因主观情绪先行而不负责任地轻易置评,也不应因“法难责众”而口无遮拦。我们必须坚决不当谣言的传声筒和暴力的扩散器。

目前,“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正在开展,其中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是重点之一。我们相信,随着相关法律的日益健全和治理重拳的不断加强,更多的人将认识到网暴的可怕之处,并意识到网络发言的边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守底线,通过切实的言行修复网络生态,这样受益的也将是我们所有人。让我们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上一篇:风靡世界的西班牙斗牛是如何起源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