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火烧白宫成美国国耻:美曾制定对英作战计划
英国驻美大使馆在纪念“火烧白宫”两百周年之际,却引发了一场美国民众的声讨浪潮。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深远且令人痛心:英国曾是美国历史上的敌人,其占领并焚毁了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导致许多美国人将此次事件视为“国耻”。
独立后的美国与英国之间的矛盾并未因此消解。一系列复杂因素使得美英在1812年再度爆发战争。那时,英军忙于欧洲的战事,在北美战场上不得不采取守势。当法国被击败后,英国开始集中兵力增兵北美。美军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他们攻占了加拿大境内的多佛港,破坏了粮食储备并毁坏私人财产,这一行动促使英军采取了报复行动。
英军的总司令决定通过攻击美国本土将战火引向美国,而华盛顿作为目标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尽管美国战争部长对形势做出了误判,认为英军的目标并非华盛顿而是巴尔的摩,但英军仍然成功占领了华盛顿。在占领首都后,英军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破坏:国会大厦被洗劫并焚烧,国会图书馆的图书全部被毁,一些建筑物也遭到火灾的破坏。紧接着,英军向总统府挺进,当时的第一夫人多莉在紧急撤离时仍努力组织抢运贵重物品。
英军在占领总统府后更是放纵,士兵们洗劫了众多物品,指挥官甚至享用了原本为麦迪逊总统准备的晚餐。当晚,华盛顿火光冲天,英军不断添加燃料,使大火燃烧了一整夜。幸运的是,暴雨和龙卷风迫使英军撤出华盛顿,他们的占领行动只持续了短短26个小时。
战后,麦迪逊回到满目疮痍的华盛顿,发布了保卫哥伦比亚特区的声明。由于首都被严重摧毁,美国和国会不得不在邮局内开会。而这场灾难也给白宫带来了无法抹去的痕迹,直到上世纪初才被正式命名为“白宫”。
英军的行动引起了欧洲大陆的震惊和谴责。美国舆论认为这是不必要的破坏行为。但在英国,许多人认为这是正当的回应,因为美军入侵加拿大时也造成了重大损失。这场战争结束后,尽管美英关系逐渐改善,但美国人对“火烧白宫”的记忆仍然深刻。直到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军还制定了作战计划以防患未然。今天,“火烧白宫”仍然是许多美国人心中无法释怀的一段历史。多莉在撤离时的英勇行为也被铭记下来,美国总统曾在白宫举行仪式来纪念她的英勇事迹。对于这段历史记忆,“火烧白宫”仍是美国人心中的一段无法忘却的屈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