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宰相但为人低调淡泊的司马光,他这一生都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司马光的世界,他的生平与故事。
司马光,生于1019年,逝世于1086年,是一位北宋的杰出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被世人尊称为涑水先生,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他的生平充满了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宝元元年,司马光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他的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他坚决反对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除此之外,他的著作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和《潜虚》等。
司马光的为人处世低调淡泊,这是他的一个显著特点。他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从小便表现出这一点。在宴会上,别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嬉戏取乐,唯独他端正坐着,也不戴花。他的朋友和仆人常常称呼他为“君实”,但他总是强调自己的身份是宰相,让大家称呼他为“君实相公”。这个小故事也反映出他的谦逊和坚持原则的性格。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还是一位坚不纳妾的人。在北宋时期,士大夫们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却是个例外。他和王安石一样,是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他和妻子张夫人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许多年。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想过纳妾生子。他们共同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除了这些,司马光的故事还有很多。当他妻子去世后,他清贫到无法拿出足够的钱来安葬妻子,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他的清廉更显可贵的是他在任官近40年间的高权重和清廉自持的精神。宋仁宗曾赐给他金钱和丝绸,但他并未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原则。即使在他年老体弱的时候,他依然婉拒了友人用50万钱买婢女的提议。
司马光的一生充满了坚持和原则。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清廉、坚守原则的精神。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生平故事和精神风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