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直臣高允:激怒皇帝却因实话实说被当场赦

宇宙奇闻 2025-07-21 13:26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在北魏太武帝的朝廷中,一场关于国史的编撰引发的风波正在酝酿。司徒崔浩奉旨引领众多史官,致力于国史的编纂,而中书侍郎高允,作为太子之师,亦卷入了这场历史的编撰。他们不惧权威,将朝廷的种种得失如实写入史册,更将这一切刻于石碑之上。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触怒了皇族的某些人,他们向太武帝告发,要求严惩崔浩和高允等人。太武帝愤怒之下,下令将参与者全部逮捕。

太子得知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保护高允,将其接到自己的府中。第二天,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试图为其求情。路上,太子叮嘱高允,若皇上问及,一定要按照他的意思回答。

见到太武帝,太子为高允辩解,称其地位卑微,作用有限。太武帝问起国史的编撰是否全由崔浩负责时,高允却如实回答:“并非如此,《太祖纪》由邓渊撰写,而《先帝纪》和《今纪》是我与崔浩共同创作。但崔浩负责总体把握,我写的注疏比他多。”太武帝听后大为震怒,认为高允的罪行比崔浩还要严重。

太子急忙为高允辩解,称他受到惊吓才会言语失措。但高允却坚持自己的说法,并表示太子所说并非事实。尽管高允的举动看似不明智,却展现了他的诚实和大无畏精神。太武帝被他的坦诚所感动,最终下令赦免了他。

在回归的路上,太子责备高允不懂变通,给自己带来麻烦。高允却坚定地表示:“记录历史、论述得失,是我们的职责。我与崔浩共同编撰史书,应当共享生死荣辱,不能推卸责任。您的好意我心领,但我不能为了活命而违背良心。”

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面对困境时趋利避害是常态。但高允却以诚实和大义为行事准则,在生死关头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担当。他的行为是对那些为了自保而不惜牺牲他人、落井下石的人的鲜明对比。高允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和坚持原则比逃避责任、保全自己更加可贵。“不能为了活命而违背良心”,这是高允的精神写照,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处世原则。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像高允这样坚守道义、勇于担当的人。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