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军礼服明代注重时尚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盛大的阅兵式上,军人身着威风凛凛的军礼服,彰显出强大的军威。回溯历史,古代军队也有仪仗制服,历代军礼服的设计和演变非常有趣。
唐代,上层集团流行奢侈之风,戎服和铠甲逐渐脱离了实战需求,演变成美观豪华的仪典服饰。其中,绢甲是一种仪仗甲,不用于实战,只是宫廷侍卫、武士的戎服。这种甲用图案华美的绢或织锦作面料,内衬厚帛制成。更奇特的是,唐代还有用纸做的铠甲,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甲衣,虽然怕火,但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这些铠甲在唐代频繁的战争中,用于军事礼仪,让检阅将士的帝王将相、后宫嫔妃以及百姓观赏。
宋代铠甲全副盔甲由1825片甲叶组成,铁甲之外也注重轻甲的生产。宋代还有仪仗甲,称为五色介胄,外表装饰十分华丽。军士所穿甲胄形式是仿军士的,但用黄絁为面,以布作里子,青绿画成甲叶纹样,并加红锦缘边。宋代铠甲颜色丰富,根据记载有黄、青、朱、白、黑、金、银等色。
明代时,重型甲因穿着笨拙逐渐被淘汰,而轻型甲绵甲则应运而生。绵甲材料柔软、轻巧,表面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而灵巧。明代的铠甲在设计、制作中也融入了时尚元素,如潮味十足的V字领、镂空式护耳等。明代的铠甲以金、银、黑色为主,并有专门的礼仪铠甲用于军事检阅或礼仪展示。
到了清代,帝王的铠甲除了实战保护之外,也有专用于检阅的铠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铠甲注重实用性,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都是亲临前线。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驾亲征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亲征,有禁卫部队保护,非常安全。此时皇帝盔甲更注重外观的华美和装饰性。故宫博物院保留着清代乾隆皇帝检阅时所穿的大阅甲,此甲属于礼仪铠甲,制作精美。
历代军礼服的设计和演变不仅反映了军事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美学追求和文化特色。从古代的绢甲到现代的军礼服,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力量。更多关于军礼服的历史和文化,请关注频道以获取更多精彩内容。